活动简介
2022年度“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颁奖仪式于2023年4月12日下午在beat365思源多功能厅顺利举办。
我系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物理学家吕达仁先生,我系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气与气候学家丁一汇先生,我系校友、谢义炳先生的女儿谢庄女士,我系前系主任黄嘉佑教授、刘式达教授,我系毛节泰教授、秦瑜教授,来自各气象类院校的获奖人员和我系的部分师生参加了颁奖典礼。
颁奖仪式
颁奖仪式由我系胡永云教授主持。今年的颁奖仪式加入了节目表演,使颁奖过程更富有活力、更加精彩。beat36522级博士生苏洪萱在颁奖开始用电钢琴给大家演奏了“致爱丽丝”。毛节泰教授就今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的评审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宣布了获奖人名单。六位获奖者分别为:
董 璐,中国海洋大学
高 蒙,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
王建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王闪闪,兰州大学
夏 炎,北京师范大学
俞 妍,北京大学
谢庄女士介绍了谢义炳奖基金的来源和特点、设立的初衷和意义以及谢义炳先生生前的梦想-东方气象学派。胡永云教授介绍了谢义炳先生对我系建设与发展的贡献。随后,beat36522级博士生詹睿知用二胡给大家演奏了“光明行”。仪式上播放了回顾谢义炳先生生平的短片。

胡永云教授主持颁奖仪式

毛节泰教授宣布评选结果

谢庄女士致辞

苏洪萱同学演奏“致爱丽丝”

詹睿知同学演奏“光明行”
获奖者报告
观看完谢义炳先生的生平短片后,六位获奖人分别作了简短的学术报告,分别介绍了他们各自的科研经历和主要科研成果。

董璐 (中国海洋大学)
董璐以《热带海温长期变化机理及其气候效应》报告题目为大家介绍了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温变化的归因;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温在年代际尺度上的相互作用;热带大洋与北美西海岸降水的联系。

高蒙 (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
高蒙以《高排放区域的气溶胶-天气-气候多尺度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报告题目为大家介绍了天气、气候影响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反馈);空气污染影响天气、气候;秋季nino和AAO指数 可以用于预测冬季气溶胶污染;北京PM2.5空气质量的改善与减排的影响;重气溶胶污染过程中的辐射反馈;APEC蓝中减排产生的加速清洁协同影响;多模式集合、气溶胶资料同化减小气溶胶辐射效应估计不确定性。

王建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王建栋以《气溶胶边界层相互作用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报告题目为大家介绍了气溶胶影响大气动力学过程;气溶胶-边界层相互作用影响污染过程;气溶胶改变太阳辐射;气溶胶影响边界层发展;气溶胶-边界层相互作用使污染物在地表聚集;气溶胶浓度对边界层的定量影响;气溶胶引起的边界层解耦过程。

王闪闪 (兰州大学)
王闪闪以《干湿年代际变化机制》报告题目为大家介绍了极端干湿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干湿变化机制的年代边际失效/增强;PDO对ENSO的年代际调制;IOB的年代际气候效应;增强的IOD气候效应。

夏炎 (北京师范大学)
夏炎以《平流层臭氧的间接辐射效应及其对地表气候的影响》报告题目为大家介绍了平流层臭氧的辐射强迫;平流层臭氧的动力路径;臭氧层变化对高云的影响;平流层臭氧间接辐射效应(南极海冰、北极极端高温)。

俞妍 (北京大学)
俞妍以《陆气相互作用中的沙尘和野火过程》报告题目为大家介绍了沙尘和野火是陆地-大气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野火后的陆面和大气条件有利于沙尘排放;多源卫星资料捕捉到野火后沙尘排放;野火后沙尘排放的全球分布;野火后沙尘排放对全球沙尘排放总量的贡献;野火后沙尘排放强度受燃烧强度和干旱程度的调控;21世纪以来野火后沙尘排放在加剧。
合影留念
报告结束后,举行了颁奖仪式。各位老前辈、教授为获奖者颁奖并合影留念。胡永云教授再次对获奖人表示祝贺并希望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更优异的科研成果。

颁奖嘉宾与获奖者合影
(自上而下,自左而右)
第二排:胡永云、吕达仁、谢 庄、秦瑜、丁一汇、刘式达、黄嘉佑
第一排:夏 炎、俞 妍、王闪闪、董璐、王建栋、高 蒙
尾声
最后由我系校友中科院大气所的陈曦和beat36520级博士生袁帅带领大家一起唱 “我的未来不是梦”来为此次颁奖划上完美的句号。

台上領唱
自左到右: 陈曦、袁帅、詹睿知、苏洪萱

全体大合唱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简介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是为纪念已故的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系教授谢义炳院士(1917-1995)而设立的。奖项最初由谢义炳先生生前捐赠的资金用于资助北大我系的贫困学生。后来,谢义炳先生的学生、亲属和生前好友不断捐赠资金,成立了“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基金会(由北大教育基金会管理)。2008年至今,获奖者共92人。
⊙2008年,我系决定将其更改为奖励在大气科学领域做出优异成果的青年学者(35岁以下)。
⊙2010年,我系将奖励领域扩展到海洋科学领域。
⊙2019年,我系决定不再为我系博士研究生保留一个名额,希望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成为一个奖励全国范围的大气、海洋和行星科学领域的青年科学奖项,并将把奖项扩展到港、澳、台地区。
⊙2023年,我系决定申請人不再需要单位进行推荐, 实行自由申请,并努力保证评奖过程的正式性、公平性、严格性,不以帽子为论,不断改造变化,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