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焦念志来我校做了关于《海洋微型生物碳泵与气候变化》的学术报告,报告由beat365主任、海洋研究院教授胡永云主持。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副院长郑玫教授出席了本次报告,同时参加的还有来自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各相关院系的老师与同学。
报告开始前,胡永云教授首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焦念志院士的研究理论与成果、个人荣誉与学术经历。胡教授还特别提及了其个人与焦院士的渊源。一次飞机上的偶遇使得二人开始对共同关注的学术领域开始了探讨与交流,从此也架起了两位海洋人友谊的桥梁。
胡永云教授向焦念志院士赠与北大竹简
围绕海洋微型生物碳泵(Microbial Carbon Pump, MCP)的报告主题,焦念志院士从MCP的研究背景、基本内涵、如何提出、气候效应、应用前景和国际动态等几个方面系统展示和解析了其在碳循环与海洋微型生物过程与机制方面的原创性系统成果。同时,焦院士还结合具体科学问题、自身科研经历向大家介绍了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和科研感悟。
焦院士首先介绍了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研究的背景。他提出,科学研究应与国情实际紧密结合。人类排放二氧化碳加剧气候变化,使得“低碳减排”成为时代主题之一。在当前众多国际气候谈判中,中国压力巨大。一方面,中国要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推动者和领导者,但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当下,中国不能以影响国民经济命脉为代价来进行硬性减排。在此情况下,增加碳汇(即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储藏)成为了一个两全之策。海洋是地球系统中最大的碳库,而焦院士的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理论则为增加碳汇、提高海洋储碳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讲座现场
随后,焦院士详细介绍了MCP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提出过程。海洋中充满微生物,在全球尺度上起着营养循环和气候调节作用。通过海洋中个体极小、但数量极大的微型生物,把活性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有机碳,从而使碳长期保存在海洋里,正是“微型生物碳泵”的储碳机制。在这个理论的提出过程中,焦院士始终坚持严谨的科研态度,通过大量的调查取证与不断的实验对比,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科研困难与瓶颈。他特别提到,在以往对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菌(AAPB)对海洋储碳量的影响的调查中往往存在误区。几十年来沿用的规范方法强调了“萃灭效应”而忽视了“遮蔽效应”,这导致预测往往出现误差,他运用了“月明星稀”的道理来类比,让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之后,焦院士进一步指出,MCP不仅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通过它来实现增汇减排。海洋微型生物碳泵原理同样适用于陆地土壤环境,这也是另一个潜在的增汇途径。
除了自己的学术成果,焦院士更与在场的老师与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态度,在活动最后,焦院士送给了同学们五句学术箴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线索锲而不舍,敢于质疑常规理念,勇于挑战国际权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焦院士深入浅出的报告内容,形象生动的报告方式以及与同学们亲切的互动、细致的回答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位在科研上勇于探索发现,在学术中细致严谨、一丝不苟的海洋科学家给北大师生带来了关于学术与人生的宝贵一课。